坐在电脑前,忘了时间。“嚓”地一声,突然停电,才发觉屋子里空空荡荡的,只有我孤坐在电脑前,思维有短暂的空白。我站起身,突然地有些无所事事。在屋子里来回穿行了几个回合,看到很多地方摆放着我的姿态各异的书。才发觉,已经许久都没有静心看书了,我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,难道是因为SRAS?对于SRAS的了解,是不应该构成心里的压力或紧张的。 我发觉我越来越迷恋一些书,却不正儿八经地去阅读。我会在极度无聊的时候,随手拿起一书书没心没肺地翻阅,那篇让我感触良多的《缅桂花》,就是在这个时候闯入我的视线的。那本散发着浓郁檀香味的《2002中国最佳短篇小说》在我的抽屉里搁了很久,我喜欢打开抽屉的时候淡逸出来的淡淡的檀香,但是我却极少拿在手里翻阅。在我看来,读书是件极清静的事情,太近太浓的檀香会搅扰了阅读的兴致,檀香毕竟不似书香或油墨香味来得自然。我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地挑剔的?然而,偶尔的一翻,我却喜欢上了其中的一篇——《缅桂花》,以及书中那个叫许伊的女子,她的任性和率真,固执和特别,以及夜色里悲喜不定的忧伤,总是教人忍不住惺惺相惜。 ——最后只有许伊和小李爬到了山顶。离开了开会的大队人马,她就活跃起来,拔掉了耳机,一路又说又笑。精神一上来,她的整个人都豁亮起来,小李都看呆了。 ——到了山顶,看到层层叠叠的绿遮蔽了一切,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绿,人只要一举足就可以融进去。风湿润润地鼓起衣襟,每个毛孔都在畅快呼吸,许伊张开双臂,大喊“哎——!哎——!哟嚯嚯嚯!啊咦喽哟——嗬!” ——还没有下湖堤,就看见水边站着一个人影。他心里说:“真任性”。但是再一看,苍苍的水面,淡淡的月,那人显得异常单薄,像一片稀薄的云,半透明的,随时会幻化淡去,不觉心软。 ——许伊掉过头去,恢复原来的姿势,好像身边没有人似的,纪蒙北也看了看湖,然后偷偷看她,一个夜里的女子,那样悲喜不定的,那样忘我,像花,在黑暗中一瓣一瓣地开,不由暗暗起了惊栗。此情此景,好像在许多年前的梦里出现过,里面的女子好像不是她,里面的水是,月是,心惊魂动也是。 停电也好,让我在繁忙中转换一下注意力。我把被子折叠起来垒在床头,抱了一大堆书放在一边,调整好最安逸舒适的姿势,打算看一上午的书。双休我是从来没有时间概念的,没准现在已是中午时分。 看《庄子的智慧》不如先看完《庄子》原文,不然也会不知所云。南怀瑾的《原本大学微言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看懂看完的,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再做阅读,因此只把它能垫在心里。自己的情绪都收拾不好的时候,也不适合看大部头的书,铁凝的《玫瑰门》就只能继续搁着了。倒是有一些优秀的散文、小说年选可以看一看,然终是觉得这些飘浮的文字,会将失去重心的我带向另一个飘浮的领域。挑来挑去,还是回到了原点,这是一本被我忽略已久的书——《青年读书技巧》。原以为自己懂得阅读,实则不是,不然至今,我的阅读不会显得这么浮燥。 《青年读书技巧》是一本关于读书的训练教程。翻开它的时候,里面有我又前阅读的时候划下的线条。划线不是我的习惯,我喜欢阅读的时候,保持书本的整洁完美。在我看来,这是一本教人沉下心来,用先进的方法,有效读书的指南。其中不乏中外名人总结出的读书方法和要领,我的心情开始变得宁静,这是许久以来不曾有过的阅读体会。 ——精读是我国优良的传统阅读方式,它要求“循文入义”,做到“字训其义,句贯其旨,文寻其脉,篇会其旨”,逐步进入“字会、意会、情会、理会、神会”的境界。
——朱熹在《训学斋规》中,谈到读书的要领时说:“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”宋代学者陆九渊曾写过这样的诗句:“读书切戒在慌忙,涵咏工夫兴味长。” ——选择的书太容易读了,不费力气,不动脑子,当然也不会有多大收获。所以,选读的书目,应该是花费一定的力气能够读懂的书,才算比较适宜。 ——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《五柳先生传》中讲五柳先生“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读书,不求甚解;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 以上这些,都是阅读的较高境界。每每读到这些,都会让人对阅读的美妙,充满了无限的向往。事实上,去除心中的杂念,让心安顿下来,书自然就读进去了,便也会“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”了。 电脑“嚓”的一声,来电了,我拥书倚在床上,还沉浸在阅读的感受中,即便电脑就在身旁,也懒于多想关于网络的事情。在电脑前呆久了会无聊,无聊的时候出一些像“我知道/你在看着我/尽管你/什么也不说”的诗句,与其说这些是诗,倒不如说全是胡说八道。难道会有朋友会指出,“你又在瞎胡闹了,你总是这么孩子气。”想到这里的时候,就会把自己逗笑,还带着点不怀好意。旋即忧伤散去,不快散去,不会留下什么印迹。唯有沉静的阅读,教我们善待心灵善待自己.
<< 我的春天》 冬天像一首诗,很快便吟诵过去;春天像才割过的野草,不经意间又长了出来。冬去春来竟然是这么快。这一去一来,尤其这一“来”,竟然有像愿望达成一样的美好。 春天美好在阳光里。春天的阳光照在脸上会有异样的感觉,夏日热乎乎、冬日懒洋洋。唯有春天的阳光带有电荷,触摸阳光,脸庞会为之一激、心里会为之一动。不知是谁造出了“大好春光”这个词,不得了;又造出了“春光明媚”这个词,了不得。放眼望去,春天的人群里,因为有“一年四季在于春”的盘算,不管是年轻的脸还是老年的脸,都是一样的“春光满面”,笑起来也是“春光无限”…… 春天美好在和风中。夏风炎炎、秋风瑟瑟、冬之寒风凛冽。唯有这春风充满柔情和希望,大地万物等待着“春风吹又生”、等待着“春意盎然”。在四季的风歌中,对春天的风,人们的评价是极高的,叫做“春风得意”。 春天美好在树丛中。如果说裸露在寒冬中的树干显示了树的本质和它躯体的力量,像雕像中的大卫。那么,在春天里的树干枝条开始变得柔韧和优美,像《春之声》油画中的女性。春天是制造美好梦幻的源泉…… 春天美好在融化中。喜欢听那房顶积雪融化雪水流淌下来打在地面的滴嗒声。雨打芭蕉有些零乱而且密集,不象在这春天里,化雪无声、落地有声。接在掌心,一阵清凉。喜欢看那在积雪融化后爬出白色被窝的小草儿们,泛着青黄、浸着湿润,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……。融化这个词,是最易让人联想到温暖的。因为有温暖,积雪才融化;因为有温暖,大地和心灵才变得柔软…… 年复一年的春天总是相似的,可每次对春天的感受却是不同的。这个春天挺美好,感觉这个春天是我的春天。如果你读到这里,感觉我也说出了你对春天的感受,我愿将我的春天送给你。收下吧!收下我春天的问候和情怀……
<<傍晚的海边》 傍晚的海边,和平时又有许多不同。 我站在海边大堤上,看落日如一个圆圆的火球,渐渐的西沉。西面的天空被晚霞映红了,海水从西往东被落日染成了一条好美好宽的七彩路。恍乎中,似乎可以踩着这一条七彩路,一直走到天边,走到太阳降落的地方,走到理想的天堂…… 傍晚的渔码头,好一幅渔家的丰收图:千帆竟过,渔船都在归航。船帆被落日映成了金红色,好美丽、好壮观。渔歌此起彼复,渔民们兴高采烈,满脸都是丰收的喜悦…… 渔船靠岸了,一筐筐的鱼虾被抬上了岸。生命力强的鱼儿还在蹦跳,一不小心还蹦回到海里。渔民们也不是很在意,哄笑声不时的响起;最厉害的是那些爬虾,又蹦又跳,难以收拾;海螃蟹更是难缠,粗大的双螯如钳子一般紧紧的夹住了渔网,把网缠成了一团。渔民们要一个一个地把螃蟹从网上摘下来,摘的不合适了,螃蟹的螯会掉,就卖不上好价钱,一不小心,网也会被撕破,织补起来更麻烦……看到这一切,才明白平时喜欢吃的海鲜,是经过渔民的多少辛苦啊。 一会儿的功夫,岸上的鲜鱼虾蟹就堆成了小山,小商贩们围着讨价还价,人来车往,热闹非凡。我看着眼馋,也跑去买了几斤横行霸道的螃蟹,两条鲜鱼。 天慢慢的暗下来了,夕阳变幻着色彩,海水成了深紫色。一阵海风吹过,凉凉的。我提着战利品,凯旋。
《大海告诉我》 在我的办公室北窗口,向远处眺望,可以看到大海。因为海滨的春天,总是多雾的,所以我常常看到的大海,总是烟雾飘渺的。 烟雾飘渺的大海,总给人一种神密的感觉,如梦如幻,给予我很多想象的空间。我喜欢这种感觉。 工作累了、心情烦躁的时候,我喜欢站在窗口看海,随着和海的遥遥对话,尽释烦恼,又可以坐下好好工作了。 人在社会久了,往往会忘记自己的内心里原来装载着一些很神圣的东西;看花花绿绿的景物看多了,也慢慢会以为自己就生活在这丛些花花绿绿之中;在吵闹之中站得太久了,以为吵闹才是常事。而大海却用她特有的语言给予我安静,提醒我生命的真谛。 大海告诉了我,生活的实质不是虚荣浮华,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心和做人的尊严!
《雾中漫步》 晚饭后,照例是散步的时候。 推门出去,才发现外面的气候:天地笼罩着浓浓的雾,好大的雾、伸手不见五指的雾。 也许是昨夜的一场春雨,今天又是暖暖的太阳照射,到了夜间,就有了这么浓厚的雾。 我沿着河边缓缓地走着,河边的雾更加浓了。分不清那里是河那里是路,担心一不小心掉到河里,只好回到马路上了。不小心碰到了一棵树,树上澈下一阵雨露,淋在我的头发上、脸上、嘴唇上。伸出舌头舔了舔这雨露,凉凉的、甜甜的,心里一阵清爽:这就是天地的精华吧,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吧……,好开心,我尝到了春天的味道。 马路上,行人稀少,汽车开着雾灯,还是看不清道路,只好蜗牛一样的慢慢爬行。雾中的一切,分不清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,真如误入仙境。不知谁在吹箫,如泣如诉的乐曲在雾中弥漫;隐隐传来一阵女孩子的无忧无虑清脆的笑声……。恍恍然,真的以为自己进入了仙界,期待着与仙女们共舞…… 手机一阵紧一阵的唱起了圆舞曲,把我从梦幻中叫醒。原来是女儿打来了电话。女儿说:好大的雾,妈妈不要出去散步,一个人,要吃好饭,学会把自己照顾……。女儿的体贴和懂事,让我欣慰,使这个清凉如水的夜晚变得温柔。 我在雾中漫步,雾淋湿了我的头发,也淋湿了我柔软的心房。 好喜欢,这春夜的雾。
《海之春曲》 缠绵了几天的雨雪天气终于结束了。今日,风和日丽,好一个阳春的天。 午饭后,我和女儿一起来到了海边。 春来了,大海抖落掉冬日灰黄的外罩,换上了湛蓝湛蓝的春衣。我的眼睛细细地打量着她妙曼的春姿,耳朵捕捉着轰轰的涛声,鼻子使劲呼吸着带着醉人海腥气的空气。此刻,什么烦恼,什么功名利碌,真的都远去了,象是在退潮;只要在大海的身边,心中就溢满了快乐,象是在涨潮。 由于今天是星期日,海边玩耍的人很多。好多人在沙滩上放风筝。在碧蓝的天空、碧蓝的海水衬托下,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风筝格外的美丽。一个老人,看上去有70多岁了,一个人竟然放了三个风筝。一个风筝是迎风飞翔的龙,一个是翩翩起舞色彩斑烂的蝴蝶,另一个更绝,是一具维妙维肖的长城模型。哦,长城,中华民族的象征,看着它在天空中缓缓的飘着,却会让我这样的心动…… 海风习习地吹着。虽然不象冬天的风那样寒冷,还是有一些凉。我缩了缩脖子,一转头,却发现海里有几个游泳的人。他们博击着海浪,游的是那样的酣畅,充满了快乐和自信。一直知道海边总聚着一些冬游的人士,可是没有亲眼看到。今天看到,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。细看去,竟然还有两位女士。我忍不住对这两位同性人肃然起敬了。 眺望着大海,白帆点点,海鸥盘旋,海的深处,仙境一般的岛屿隐隐可见…… 哦,大海,壮丽、浩瀚、深情、伟岸……。不论你以什么姿态出现在我的面前,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恋。
秘密花园:
http://www.yini.net/club/garden.html
《生命的瞬间》
回家时,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,那绿灯未亮之时,分明的黑白线阻挡着我的脚步,还有思绪。
总有人从身旁闪过,越过白线,穿行于飞奔的车流。
时间,谁都珍惜,生命呢?不更该珍惜吗? 明天的太阳总会升起的,但它总属于明天,明天的生命也会灿烂,但却不一定依旧,因为生命只存在于瞬间!
瞬间的生命,构成了人的一生,分分秒秒,才是生命的时间。 时间是生命的伙伴,失去了生命也就没有了时间!
三色灯总在那十字路口闪烁,川流不息的人车依旧通过。 珍惜应该珍惜的,把握好我们应该把握的,这才是生命的意义,永远有瞬间的灿烂!
如果说童年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快乐和幸福,那么少年的我却在这笑声中多了一层薄薄的忧郁和伤感。 那时家里是平房,有个很大的院子,懂建筑和喜欢花卉的父亲在院中建了鱼池,鱼池中间做了假山,山的顶端又设了双层喷泉,这样,打开自来水龙头,院中所有的花草都能享受到一份清凉的滋润。每天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父亲下班,我沏好花茶,父亲一边喝茶一边享受这一院的花草,我呢,则拿个画夹,在次第盛开的月季前写生。这时候,爱犬露露也会摇摆着尾巴走过来然后静静地伏在身边。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平和、宁静而温馨的生活。可是,忘记了从哪天开始,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又渐渐离我远去。很多现在看来不是理由的理由,给那时本应纯净的少女心空蒙上丝丝阴云。首先是爱犬露露不知何踪,露露是认家的,每天我只要叫它的名字,即使它在外,也会奔跑着冲到我面前,常常因为跑得太急太快,到我面前竟会翻个筋斗。一家人中它好象与我最有感情,常常在我孤单的时候伴在我身边。可是就是某一个平常的日子,叫它的名字,它没有出现,我立刻意识到,它,永远地消失了。而后我又无奈地没有告别地离开国画老师,辍弃当时特别的喜好;接着是不得不按照父母指明的方向作人生的选择。 在这淡淡的忧愁和失落中,我常常在星月皎洁的夜独在小院徘徊,体会着有一点快乐有一点忧伤有一点梦想和憧憬的少女心情。 而在少女历程中,上苍最终给了我一个关于生死的重创,那就是,在我十八岁那年,长我三岁的姐姐猝然先逝…… 十八年前的清明节,早上和姐姐分手的一刹,一切如常,竟不想从此生死两世,如今每每想起,恍如昨日…… 姐姐象一朵花儿,在最美丽的绽放中突然凋零,我常常望着蓝天,觉得她是化作了一片最洁白的云儿,随风飘来荡去,无比眷恋着尘世间的至爱亲情。我的家,在邻舍中向以幸福、和祥而名,姐姐的走,彻底改变了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。母亲终日以泪洗面,父亲却克守着不让一滴眼泪留在人前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全家没有人看电视,没有人听音乐,没有人再饶有兴致地谈及外面的世事,更没有人再有吃的欲望和玩的欲望,每个人都悲痛着自己,压抑着自己,小心着一举一动,生怕自己的言行触碰到整个家庭的伤口。当母亲的眼泪终于流干,把失女之痛深埋心底的父亲也终于病倒…从此那院中喷泉形同虚设,那满院的花草也渐渐凋零…… 十八岁,为我本应快乐无忧的少女生涯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。 姐姐的猝然离去,让我突然明白了生与死的距离,也让我明白了许多拥有都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失去。逝者如斯,当我从悲伤中走出来,我学会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,更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,渐渐地,我学会了快乐自己,快乐别人,渐渐地,我成了朋友同事身边最阳光最热情最灿烂的人,渐渐地,我学会了用笑去面对一切,渐渐地,我也学会了用笑掩饰内心深处最痛的伤痕和最失落的伤感。在这所有的笑容里,其实,没有人知道,我始终最害怕的两个字是:失去…… 多年以后的一个深夜,在我拥有着人生中最骄傲、最幸福、最美丽的时刻,我却忽然失声痛哭,我好怕,转瞬之间,一切便成过往,我好怕,失去…… 在失去姐姐十八年后的清明这一天,我终于又一次失去了…… 苍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,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……
跨越了十八岁的大门,我的思想开始完全独立于父母了。 母亲始终无法摆脱失女之痛,父亲则因病开始了住院生涯。曾经倍受宠爱的我,开始感觉到父母的脆弱和无奈。 在父亲偶尔出院的日子里,我常常和母亲同时握着父亲的手,我们三个人就这样默默地牵着,有时我会给父亲讲些笑话听,多数时会讲自己的工作,告诉父亲自己很胜任工作,领导对我很好,同事对我很喜欢,每在这种时候,父亲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,那时在同事眼里,我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热情灿烂的女孩子,但是他们并不知道,在我的笑容背后,我有着一颗敏感而忧郁的心,在几年的时间里,我时刻无法摆脱父亲重病的阴影,我内心极其渴望的是平安、宁静和温馨…… 时间的脚步不会因任何人而停留,时间的脚步也不会因任何人的虔诚和热望而停留一分一秒。长期缠绕在我内心深处的担心、恐慌、悲痛和无助终于降临了。 1990年1月10日清晨六点,在床边守候一夜父亲的我,终于失去了我至爱的父亲。我的痛哭我的呼唤挽留不住父亲的脚步,父亲终于怀着对生命的热爱、对生命如此脆弱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无比眷恋,离开了他的亲人,离开了至爱他、依懒他的女儿…… 在三O一医院肃穆的遗体告别厅,我静默地守着父亲,看着告别父亲的同事朋友和亲人静静地流泪,静静地离开,看着父亲即将化作灰烟踏上去往天国的征程,我,这个他最至爱最宠溺最呵护最放心不下的女儿,终于失控地冲过所有松柏和花圈,伏在父亲身上,放声痛哭。我的脸紧紧贴着父亲冰凉的脸,父亲,象一座冰山,冰冻了我的脸,疑固了我的心,我蓦地明白,父亲与我,已是阴阳两世…… 在八宝山再次告别时,我被所有的亲人阻隔,没能再见父亲最后一面。父亲冰石一样脸颊和冰山一样的身躯,成为我对父亲最后的记忆……
泪该流在哪里才不会淋湿自己?》许多的痛, 无法忘记, 不管身在哪里, 心在何处。
不止因为那些曾经的失去, 不止因为那些美丽的朝露, 不止因为那些年轻的心绪, 不止因为那些难言的酸楚。
生命的圆弧, 已无法再舒缓, 正如残缺的无法弥补, 失去的无法再回来。
也许这就是成长, 我以为它会告诉我它的到来, 却不料总在毫不经意的梦中, 被它碰伤。
四季可以有冷暖, 岁月可以有阴晴, 泪该流在哪里, 才不会淋湿自己?
翻看珍藏多年的照片珍藏了一份割舍不下的疼痛闭上眼点点 滴滴我知道你会懂我爱你 想你```````````````````````霜寒如故瘦流水断雁无音寄禁城 紫陌孤行何处醉离情旧事惹悲声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